教学帮助人成长——以指导课教案为主题的小故事
指导课,是我们学校每周的一堂必修课。它不是一种科目,而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方式。指导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,设置相应的教案,以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、弥补自己的缺点,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。下面,就让我来讲一个关于指导课的小故事吧。
某天,高一(4)班的李亚男收到了班主任发来的一条消息:“下午3点半,到指导教室来一趟。”心里不由得有些紧张:会不会是因为某次考试没考好又被老师叫去批评?
然而,当她进入指导教室后,看到了一张白纸和一个笔记本。指导老师徐老师说:“今天我们来制定一份属于你自己的教案。”
对于制作教案这个概念,李亚男并不陌生,因为这是指导课上常见的一种活动。但这一次,徐老师告诉她,这份教案将是她自己动手制作出来的,并且,需要有一个具体的目标。
目标?李亚男有些疑惑。她问徐老师:“我该怎么设定目标呢?”
徐老师笑了笑:“这个目标可以是任何方面的。比如,你想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、想学会一个新的乐器、想挖掘自己擅长的画画的才能等等。只要你想得到,就可以成为你的目标。”
听完徐老师的话,李亚男稍稍松了一口气。她开始思考:自己究竟能设定什么样的目标呢?
思考中,李亚男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喜欢看的绘本《小鹿斑比》中的一句话:如果你没有什么好话说,那就闭嘴不说。于是她决定,自己的目标就是变成一个能够开口说出漂亮话的人。
这个目标似乎有些难度,但李亚男觉得,只要努力,就一定会有所收获。
于是她开始制定教案。她决定,每天晚上花半小时的时间,练习说漂亮话,并且把自己说出来的话录下来。
接下来的一个月,李亚男每天都在坚持练习。虽然有时候会感觉有些困难,但每当看到自己的进步,她又会倍感欣喜。
一个月后,李亚男再次来到指导教室。这一次,她带着自己的教案。徐老师接过来看了看:“很好,你已经达成了你的目标。”
听到这句话,李亚男心里非常开心。但她还是有些想知道:“那下一步该怎么办呢?”
徐老师告诉她:“你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再升级。比如,现在你可以加入一个英语学习社团,练习和外国人交流。或者,你可以学习一些新的技能,比如学画画。”
听到徐老师的建议,李亚男感到眼前一亮。她又开始思考,自己究竟想要去做什么。
过了一段时间后,李亚男制定了一个新的教案,这一次,她想要学习如何画画。她开始购买绘画用具,并且每周都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绘画课。
渐渐地,李亚男发现,她对于绘画非常有天赋。她的绘画作品在班级里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赏,也在校内艺术展上获得了奖项。
通过这个过程,李亚男逐渐认识到,自己的潜力和兴趣是很多的。只要自己有所努力,就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。
在指导课教案的帮助下,李亚男逐渐找到了自我。她逐渐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,并且知道如何去弥补自己的缺点、发掘自己的优点。
对于指导课教案,李亚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她明白,指导课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辅导方式,而是一种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法。
通过指导课教案的实践,李亚男不仅得到了自我发现的机会,还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。这些能力将伴随着她一生,帮助她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正如徐老师所说:“指导课教案,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我,还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,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。”
对于李亚男来说,这一次的指导课教案,对于她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。她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,也明白了教育的真正目的——帮助人们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标签: #指导课